李俨

来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王浪日期:2022-10-03 09:40  点击数:

李俨1892-1963年),字乐知,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1912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bevictor伟德官网)土木工程科学习,与茅以升是同窗契友。次年因父亲病故,家境清贫而肄业,随即考取陇秦豫海铁路局工务员。此后常年自学不辍,自修英美函授学校的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等课程及法文等外文,同时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自1913年起,李先生在陇海铁路局工作长达四十余年,历任工务员、测量员、工程副段长、段长、总段长、工务科长、工程处副处长、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以贡献突出,由小职员渐升至副总工程师,被誉为“火龙”,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陇海铁路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铁道定线法》、《铁道曲线表》、《计算尺用法》、《铁道选线法》、《隧道定线法》、《西北交通调查报告》等。

李俨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中国算数史资料,于民国8年写成《中国数学源流考》一文,为国内最早介绍中国数学发展概况的论著,成为中国现代数学史研究的第一人。民国14年,发表《中算输入日本的经过》,引起中外学术界注目。其后陆续发表中国算数史论著百余篇,编成《中算史论丛》5集刊行于世。另著有《中国算学史》、《中国数学小史》、《中国数学大纲》、《微积分初步》、《近世几何学初篇》等数学专著问世。1951年,被聘为中国数学会《数学通报》特约、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19552月调入中国科学院第二历史研究所,专职研究数学史,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出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首届主任,同年与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获苏联科学院颁发的欧拉纪念奖牌。1958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3年病逝于北京。


    求实故事:

“不求急就,一年不足,期以十年,十年不足,期以终身。”——李俨

李俨在全苏数学大会数学史分会上作报告

李俨的《中国教学大纲》

李俨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地进行中国数学史研究。按其逝世前不久自编的论文目录统计,一生前后共发表了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种。对自己的著作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是李先生研究工作的一大特点。例如对《近代中算著述记》一文,1928年初稿,1937年再编,1940年再校,1953年三校。直至逝世,他仍念念不忘进行四校。从发表的单篇论文,到编入《论丛》,再对《论丛》 进行增补调整,一般说来总要反复进行四,五次之多。假如把这样多的反复仅作一次来进行统计,李先生毕生的工作当在二、三百万宇之间。如果把反复性的工作计算在内,则总工作量当在千万字以上。而还应考虑到:他的这些研究工作又大都是在千里铁路建筑工地上,在繁忙的施工之余,利用业余的时间,一点一滴地完成的。这种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李先生常常谈起随身携带几十箱古算书,来往奔波于陇海铁路各建筑工地,而许多论著都是在夜晚油灯之下写成的情景,用以激励后生学子之长进。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开展研究,兴趣使然是一方面,又是什么支撑他完成这一艰苦卓绝的工作的呢?

李先生曾自述开展中算史研究的动机:“我个人第一以为我家贫失学谋生,以后总得多方充实学业;第二,我看过一篇日本人叙述中国算学的论文,我十分感动和惭愧。以为现在中国人如此不肖,本国科学(特别是算学)的成就,自己都不知道,还让他们去说,因此立志同时要修治中算史。 这种爱国热情贯穿了李俨先生的一生。

李俨的信条是:“自修亦非难事,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业余时间进行研究,最好能按年按月订出计划。要有坚定的意志,既不贪多,又不中断”、“不求急就,一年不足,期以十年,十年不足,期以终身”。李俨的一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作的。


参考文献:

[1] 李俨著:《中国数学大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