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起航 悦读书香】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向度”

来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wt_zyn日期:2015-06-18 00:00  点击数:

——读《单向度的人》有感

(邱铁鑫  政治学院14级马列硕士班)

初读《单向度的人》,不看其写作时间,你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马尔库塞在书中所言之社会情形不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社会吗?哪怕书中之社会与现实之社会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但是或多或少总能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这便是《单向度的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是我对此书最真切的感受。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此时的西方社会已经完全是成熟的发达工业社会了,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机械化大生产的大规模普及、社会福利制度的调整和完善等,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运动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阶级矛盾的对立不再像以前那样的尖锐,工人阶级也不再把革命当作是取得政治地位的唯一手段,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得到了调和,社会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小,质疑的精神越来越弱。社会的向度逐渐由多向度走向了单向度,人的思维也逐渐趋向于只有肯定性的思维,这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无疑将是一种灾难。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马尔库塞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在1964年他撰写了《单向度的人》这部经典著作,以此来警示世人。

《单向度的人》可以说是马尔库塞所有著作里面最富盛名的一部经典。对于这部著作的中心论题,该书的翻译者刘继曾作过经典的概述:“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①]单向度的人,即是指缺乏质疑精神、批评精神和否定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只有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肯定性的思维模式,对于社会发生的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怀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认为“存在即是合理”。

通读《单向度的人》,我们可以从马尔库塞的经典论述中得知如下信息: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社会,在政治方面,政府走向了极权主义,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出现了新的形式,政治派别的斗争也逐渐走向利益一体化,阶级对立的矛盾趋于缓和,工人阶级的革命性正在被削弱;在生活方面,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同化,人人都在分享“制度的好处”,因为社会生活的不公平而提出的抗议正在逐渐失去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在文化方面,高层文化越来越趋于平民化,社会理想的追求逐渐被现实所超越,文化的向度走向单一化;在思想方面,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逻辑也逐渐趋于单向度,批判性的思维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思想再也碰撞不出绚丽的火花,随处一片死寂景象。总之,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而造成它的极权主义性质正是技术的进步。

客观地说,马尔库塞的观点是存在许多争议的,作为“新左派哲学家”,其对于西方工业社会的批判太过于片面,仅仅从文化、意识形态、思想等角度来批判工业社会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弊端,而没有注意到技术的进步带给世人的好处,也没有去探究其存在的社会根源,这必然导致他对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抱悲观态度。正如刘继所说:“由于用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而不是用政治经济学批判,他没有真正揭示造成当代资本主义弊病的根本原因。因此他最后得出无产阶级革命性已经蜕化以及解放前景十分黯淡的悲观结论。”[②]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马尔库塞所言之弊端确实存在,而且十分危险,尤其是对于当今之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国家和社会都在极力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这很容易走向马尔库塞所言的“单向度的社会”。

反观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虽不能用马尔库塞所描绘的社会景象来形容中国的社会,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到马尔库塞所描绘的些许影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也曾犯过许多错误,比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社会也因此差点走向了“单向度的社会”,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社会失去了批判的声音、质疑的声音,整个社会只存在一种向度是多么的可怕。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哪一次社会的进步不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结果,而哪一次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又是在“单向度”的社会里完成的呢?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只存在一种“向度”,那这个社会是没有希望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的“向度”,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只有允许不同的“向度”存在,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生机,社会文化才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你也许不喜欢一种单一的色彩,但你绝对不讨厌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



[]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5.

[]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