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党建]政治学院第一党支部召开学习《乡土中国》读书会

政治学院本科第一党支部 来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gaoyang日期:2015-05-13 00:00  点击数:

2015510日晚八点半,政治学院第一党支部在天佑斋8号楼083030党团活动室召开学习《乡土中国》读书会。与会全体同志听取了刘兰炜等六名同志关于本书前六篇文章的详细解读,并就某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组织委员孙诗瑶同志主持。

会议开始,孙诗瑶同志首先就《乡土中国》一书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致的解读。她指出,本书收集的是费孝通在40年代后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所写成的14篇文章,并指出本书所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中所提炼的一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接下来负责前六篇文章的相关同志依序进行了讲解。《乡土本色》这篇文章的讲解由刘兰炜同志负责。他针对中国的农村社会的乡土性这一中心,将中国社会的基层的面貌运用较为中肯的方式展现在同志们面前,并同时提到,中国乡村的人口较为固定,人虽然在流动,但往往生活在一个空间之中,在排列关系上来说就是比较孤立和隔膜。中国虽未形成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但是中国的人口流动确实不会像那样大。之后孙诗瑶同志和刘文丽同志分别就《文字下乡》的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形成了对文化传承和文化表现形成的不同理解,将“文字”对中国乡村的意义进行了客观而辩证的探讨。吴影跃同志针对《差序格局》这一问题进行了介绍,她从平常的例子入手,最终点出了“差别对待”和“公私有别”两个论点。李军同志讲的主题是道德,他提到这种在乡村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在生活中与道德的关系指明了道路,我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才逐渐形成了最终的乡土社会。郭佳琦同志最后一个分享,她将中国乡土社会中家族这一概念,与西方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最终得出了我国的“家族”的几个特征,并一一作了列举。

会议于晚上九点半结束。本次读书会使各位同志对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改正了自身以前的部分错误偏见,为同志们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