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老师主持2011年4月政治学系研究生读书会

来源:伟德国际1949官方网站wt_zyn日期:2011-04-25 00:00  点击数:

         2011年4月21日(周四)晚上7:30,政治系研究生4月份读书交流会在九里校区0801室顺利开展。此次交流会由王君老师主持,与会的硕士研究生有09级张现洪、徐茜萍、郭琼琼,10级高照亮、蒋金洋、叶兆琴、周洋洋和黄雅睿。

         此次读书交流会主讲人为郭琼琼,因所写毕业论文与政党相关,所以她此次所选书目为王长江的《政党论》,以求对政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她从书中摘取了以下8个问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交流:

         1,政党的产生。政党最早出现在英、美两国,其产生的条件为阶层利益分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公民意识的觉醒及公民参政体制的逐步形成。林尚立在其《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中从更进一步的理论层次认为现代政党产生的三大前提条件是:国家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权力开放性,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分立所形成的社会自主性以及社会利益分化和自主结社发展所形成的社会多元化,与王长江的观点基本对应。政党从早期政党向现代政党的发展体现在:建立正式组织体系,组织选举,扩大参与范围;党派得到承认,相关理论也更加成熟。组织性是判断政党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2,政治的定义。政党的定义随时代变迁,没有一个既定的为所有学者所认可的定义。在所有政党定义之中,固定的要素是其组织性、纲领性,不固定的是其目的和手段:一开始是为了促进国家利益,手段是“共同努力”,后来手段是夺取政治权利乃至具体到选举,目的也从促进国家利益到“使政策符合政党大多数成员同意的普遍原则和倾向”。定义越来越明确和务实,这当然是和政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随着目前一些新型政党如绿党的出现,政党的定义又遭遇了瓶颈。王长江对政党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他分析认为,西方学者对政党在政治体制中的定位很准确,但忽略了其阶级性;而马克思主义政党比较强调政党政治性的一面即阶级性,对政党的政治体制中的定位不屑,这有利于推翻旧制度过程中明确斗争方向,但不利于建设新制度的政党。

         3,政党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要有一定的高度,保持适度的含糊性,与政策主张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确保政策的弹性和灵活性,让政党活动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以适应客观环境,保证更多的支持者。当今世界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发展变化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之前,政党意识形态两极化、分散化,各国政党主观上也有强烈的尽量拉开意识形态距离,以保持自己特色和独立性的离心倾向;之后,政党之间意识形态差距越来越小,逐渐“阶级合作”、“共识政治”,向心政治倾向。

         4,政党体制。无论什么政党,其目的都是为了掌握政权。由此而形成的各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的关系网络或结构,就叫做政党体制。影响一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的,不是“政党”这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政党体制。作者提出,西方国家政党和政党体制的发展基本与政治参与的扩大同步,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党自身的广泛动员加上西方民主制的示范作用,其政治参与的需求会爆炸性扩张,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党体制,才能承受这种参与浪潮的冲击,避免政治动荡。

         5,政党与公民社会。政党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且公民社会发育程度的高低制约着政党活动的水平和范围。“政党自然产生的逻辑顺序:先有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催生出强烈的公民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要求,进而形成公民社会,有了公民社会,才出现了政党。”王长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公民社会弱小的问题。他指出,严格地说,公民社会只有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然在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大潮流中,发展中国家也形成了用于建国和民族独立的政党,其市场经济不发达,公民社会弱小。公民社会的弱小使得公民的政治经济利益诉求处于弱势,助长了政党越俎代庖的行为,于是,以党代政、党包揽一切、正当国家化行政化、权力失去监督、执政党不负责任的现象普遍发生。“这或许是几乎所有不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都出现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

         6,政党的发展趋势。当前社会阶层变化、利益集团出现、媒体影响力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现代政党的发展趋势是:意识形态、竞选纲领和施政措施等出现明显趋同现象,开始在“求同存异”中的相互靠拢;阶级基础逐渐“中间化”,一些国家政党呈“全民化”趋势;政党政治格局正由原来的相对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一些新型政党;政党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不断变革。

         7,政党消亡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国家的发展规律为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据此,作为民主政治工具的政党最终也必然将消亡。另外,陈崎在其《从西方国家政党功能的演变看“政党衰落”》中认为,政党的功能可分为代表性功能和制度性功能两类。目前的发展状况是政党的代表性功能不断弱化,制度性功能却在增强。所以,目前政党并未出现全面衰落的趋势,但从长远看,其代表功能的日益削弱终究会动摇政党本身的合法性,从而最终被其他组织取代。

         之后,王君老师在对其读书报告进行了简短的总结评价后,组织大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及看法,气氛热烈,讨论内容也从公民意识的觉醒对政党形成的影响深入到公民社会的形成、当下网络媒体的作用以及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等问题,王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政党与政府》、《新制度经济学》、《民族主义五条通向现代化的道路》等相关书目。会上,郭琼琼和张现洪还就其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王君老师进行了交流。

         将近9:30,读书交流会顺利结束。会后,大家仍沉浸在之前的学术交流氛围之中,继续着对相关问题的讨论。读书交流会充分起到了促进学习、促进交流、共同提高的良好作用。